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河南大学入选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2016-12-01 10:08:00
河南日报

  近日,河南大学申报的“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项目成功获批,百年河大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16所知名学府一同入选国家支持高校创建的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这是河南省第一个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此次获批显示了河南大学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新突破,这与该校长久以来在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立足中原文化,发挥学校特色。根植于中原文化沃土,沐浴中原文化成长的河南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自信。“河大自信”来源于文化积淀与创新发展。河南是戏曲大省,作为“中国第一地方戏剧种”的豫剧,在河南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社会基础。河南大学所在地开封更是豫剧“母调”祥符调的发源地。

  河南大学与豫剧的缘分源远流长。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的河南大学著名校友樊粹庭,就致力于豫剧改革,他主张“破除陈规,改良豫剧”,推动了豫剧的进步发展。1986年,武秀之教授从戏院、剧团招收人才到河南大学进行培养,创办“民族歌剧”专业,开创了“三结合”(美声、民族、戏曲三种唱法结合)模式。由此奠定了河南大学戏剧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河南大学地方戏研究所多年来为河南以豫剧为主的地方戏曲研究贡献了大量的优秀成果,特别是2015年出版大型戏剧文献《樊粹庭文集》(五卷),是对樊粹庭改良豫剧以来对河南豫剧全方位的梳理与研究。

  完善学科建设,壮大人才队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培养高级艺术人才的专业学院,同时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拥有戏曲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的艺术学院。此外,艺术学院专门设有戏剧学分院,从表演专业的本科生到戏剧与戏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再到中国戏剧史方向的博士生培养,有着系统的学科建制和教学研究能力。

  “豫剧表演要求的是全方位、复合型人才。”艺术学院戏剧学分院院长王凯歌说。多年来,艺术学院以“课程+实践”为主线,在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戏曲人才,提高戏曲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上有着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院除拥有张大新、班一、王凯歌、黄慧慧、邱雅洲等教研中坚力量外,还聘请豫剧名家李树建、小香玉、汪荃珍等,中国戏曲学院左奇伟、王九城等作为校外执业导师,为学生进行流派化、风格化的培养。“戏曲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传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班一说。河南大学致力于在校园形成喜爱豫剧、传播豫剧的文化氛围,河南省豫剧团、“梨园春风进校园”等多次在河南大学进行文艺表演,河南大学梨园风豫剧社团豫剧学社、“铁塔艺术团”、“飞翔戏剧影视工作坊”等学生社团、教师工作坊也为校园豫剧的普及发展作出了贡献。

  促进豫剧振兴,引领地区发展。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的获批,对河南大学乃至全省、全国豫剧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以戏剧为主的学院发展路线,我们已经坚持了近30年,豫剧基地的获批使我们对河大豫剧发展的目标更加坚定,前途更加自信。”王凯歌表示。河南大学在未来不断强化豫剧发展专业力量的同时,也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三年的项目期限内,基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播,和高等学校的教育全面结合,紧紧围绕课程建设、保护性研究中心建设、实践工作坊建设、文化社团建设、成果展示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在豫剧理论研究、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整体水平;增强豫剧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支撑以豫剧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的豫剧表现形式;通过多种方式,面向全国开展豫剧文化展示与推广。“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不可能是一家之力,我们所希望的,不仅让河南大学在豫剧的传承与发展中做出成绩,而且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地区乃至全国豫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班一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622997 2020-12-28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