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方位提升内涵建设 以优质生源带动高效就业
2021-09-24 18:40:00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5月成立以来,积极顺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形势,紧紧抓牢“强校扩优、以优培优”办学思路,紧紧围绕“毕业要就业”这个核心目标,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瞄准民生需求狠抓内涵建设。招生范围由2019年前的本省拓展到现在的9个省份,招生专业由2017年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20个26个方向,目前在校生总数达10100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校党委审时度势,带领医专人砥砺前行、拼搏进取,使医专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学校在办学规模、质量、口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1年招生4000人,文科录取最高分476分,高出二本分数线10分;理科录取最高分408分,高出二本线8分。最低录取分较去年提高23分,较升专当年(2017年)提高了175分,生源质量得到了快速大幅度提高。在疫情形势背景下,今年和去年两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1%。

  一、精准探询民生需求 科学优化专业建设

  该校着眼于服务学生就业、助推民生发展需求,围绕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以“新、特、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内涵建设质量,把准专业建设方向。升专以来,大专专业由3个增加到20个,不仅开设有护理、助产、临床、药学这些热门专业,而且为了顺应民生发展需求,成功申请设置了中医学、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医学营养等特色专业。为适应银发经济兴起、优质母婴护理需求增多的趋势,又与老年照护、婴幼儿托育服务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开展了合作,探索开设了两个专业4个方向,进入了入学即就业的超快速发展通道。

  二、健全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内涵发展根基

  该校按照“发挥‘硬件’优势,提高‘软件’质量”这一内涵建设,先后筹措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了教学设备,完成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康复药学、口腔、眼视光等多个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强的“硬件”保障。同时又多方筹集资金,建全体育馆、档案馆、电教中心、考务中心、图书馆、大小报告厅、学生自学中心等,为学生创造了高质量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中国电信及华中师大签订协议,建设智慧校园,打造信息化标杆学校,提升了信息化教学质量。该校以夯实后勤保障服务为目标,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构建和谐环境,优化育人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益性和实效性。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成功申请2020年政府债券3.3亿元,使投资13亿、开放床位1200张,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濮阳医专附属医院正在加快建设中,附属医院将为该校担负医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等任务,为学生实习就业打开了绿色通道。此外,该校获得“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最美建筑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学生公寓和餐厅分别被评为“标准化示范学生公寓”、“标准化学生食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以“人才强校”为内涵建设突破点,通过与省内外知名医学高校合作建立共享实验室,开辟硕博攻读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同时围绕专业建设需要,加大人才招引、兼职聘请工作力度。两年来共培养在职硕博研究生111名,高级职称19人,招引人才30名,从三甲医院聘请兼职教师25名,为专业申报和日常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深入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使新时代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为实现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注重科研对教学的引导作用。截至目前,该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60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26篇,教材、论著32部,2名教授在国家教材编写中分别担任了助产学主编、中医学副主编,9名教师被聘为相关教材编委,为教学工作提供扎实的科研基础。该校现有两个名师工作室(护理名师工作室、助产名师工作室),为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教育研究的深入,教师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支持。

  四、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落脚实践技能培养。高标准规划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实验室,坚持节假日正常开放,实现了实验课百分百开出的目标。各个教学系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技能竞赛,既检验教学效果也为参加国省级竞赛练兵选才,取得了“以赛促学促教”的良好效果。两年内先后有105名师生在思政微课大赛、护理技能大赛、气功锦标赛、解剖绘图大赛等国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与12家知名医院、企业建立“师带徒”等实习合作关系,已有过半专业的学生和知名专家建立师徒关系。

  加强教学监控体系建设,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健全。制定《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成立督导听课小组,实行校、系两级督导,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依托蓝墨云班课为平台,举办“1116智慧教学模式”示范课展示活动,打造高校活力课堂,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选优秀师生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在2019年省第二十四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2020年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在2020年河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该校选手和全省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同台竞技,1人晋级省总决赛获得铜牌,2人获三等奖;在2020年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项目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及时总结教改成效,课程建设跨入第一方阵。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和亮点纷呈的最新效果,为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两年多来,该校申报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28个,获批入库24项,获批总金额9190万元,立项和入库率为85.71%,在全省80多个申报单位中排名第9位。

  五、强化核心素养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高度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2019年以来,发展党员近500人。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举办“百年党史青年说”大学生讲党史大赛、“诵读红色家书、牢记初心使命”诵读比赛,开展致敬先贤、学习观摩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 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思想政治教学,平均每月都有数名师生在省级思政说课、征文演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中获奖。2020年“新华杯”濮阳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微课大赛中包揽高校组类7个获奖者中的前6名。微党课《初心》作为河南省报教育部参赛的10个作品之一获优秀奖。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尚德 弘医 精学 笃行”校训,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涵养仁爱之心,坚持以德立身,以德修身,在知德、明德中修涵养,在尚德、敬德中正品行,在养德守德中做表率。在疫情防控与洪涝救灾中,2019级王淙禾等一大批学生志愿者不怕苦和累,冲锋在基层一线,在“学医致用”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多次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扬,265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大学生,为广大校友进一步调正人生价值观建立了生动的参照系,也见证了思政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效。

  六、多渠道全方位推进 拓宽实习就业渠道

  对接市场联合企业。适应市场趋势,获批“1+X”证书试点院校,受权考核颁发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四个工种的职业等级证书,为该校向用人单位推荐、说明毕业生具备良好技能水平提供了客观公认的依据;与医药、医美、口腔等行业的优质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顺利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就业。

  做优社会教育培训。充分利用自身的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先后成功申请获批市医学继续教育基地、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健康管理师全国统一考试鉴定站,进一步加强与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联办成人本科教育的合作关系,提升办学层次,努力为毕业生日后“充电”提升创造了便利条件。

  七、加强宣传搭建平台 用心服务招生就业

  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生源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就业是学校的责任底线。从校领导班子到系部负责人、辅导员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校党委定期召开招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从市场需求、培养条件、生源质量、宣传策略等方面研讨安排工作,形成了“人人参与招生、人人服务教学、人人关心就业”的浓厚氛围。

  加强宣传,做好服务。该校每年都参加教育部阳光高考咨询、省招生办高招网上咨询等平台,以网络直播等形式答疑3万余次。开通6部招生咨询热线电话,遴选优秀青年教师,严格进行岗前培训,做到了耐心接听电话、准确解读政策、悉心指导志愿填报。

  搭建平台,促进就业。为做好就业工作,该校围绕唱响“奔基层”主旋律、畅通“去基层”主渠道、进军“互联网+”新业态等大力开展就业教育引导。优化完善“24365”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举办“完美校园”线上双选会;与丁香人才网合作组织全校毕业生开展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互联网+大赛等各类就业创业大赛,充分调动学生就业创业热情。在校生张明亮注册成立网络科技公司,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上获“智慧医疗系统”项目三等奖,学生曾晓欣毕业当年即成功筹资开办美容美体店,带动毕业生就业14人。

  该校2020年首届毕业生877人,去年底已就业838人,就业率达95.89%;2021年毕业生1565人,截至目前,已落实就业去向1380人,就业去向落实率为88.2%。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用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只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定位学校发展,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一定能办出特色,办出精品,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一定能培养出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欢迎、患者满意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来源: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员:管松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